PREFACE 前 言
在政策红利与资本市场的双重驱动下,"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然而,从"小巨人"认证到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企业需要跨越哪些法律门槛?又该如何借力专业律师服务规避风险、加速成长?
近日,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公司委委员刘基律师在本次活动中,系统性解读了企业从专精特新培育到IPO上市的全周期法律规划要点。
刘基律师指出,获得"小巨人"称号不仅是政策扶持的入场券,更是企业合规化运营的试金石。2021年工信部发布的《关于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工作的通知》中的主要认定标准(具体细节可能随政策调整而变化)需重点关注专业化指标、精细化指标、特色化指标、创新能力指标、产业链配套指标等。
针对IPO, 刘基律师建议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结合财务指标、企业符合的指标等情况选择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不同的交易所的认定标准、条件不一样。结合公司发展阶段、行业领域、上市计划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技术专利申请,以符合专精特新的条件和支持。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财务顾问,进行方案设计、落地实施,以便实现企业发展目标。
随后,结合自己25年的工作经验,刘基律师从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会计管理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探讨专业律师与企业家之间的匹配关系,例如人力资源管理领域: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教授等职业资格也是专业律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的。财务会计管理领域:CPA、剑桥大学财务管理高级专业级、正高级会计师、会计教授等职业资格也可以让企业家能够识别专业律师的作用。
刘基律师认为:未来的公司法律更加复杂,企业IPO也更加复杂,需要企业家匹配更加专业的律师,才能完成IPO的各项法律工作,同时由于多职业资格证书和工作经历的专业律师加入可能加快企业IPO或者协助企业家避免需要在IPO之路上的坑,促进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企业合规可能成为未来公司法律的强制要求,对于律师的要求更高,通常企业法务一般不具备综合能力,很难协助企业家达成企业的经营目标,需要借助外部律师的综合能力。
合影留念
本期讲师
撰稿人 | 郑晓燕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