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香港人都是早年来自内地的,也有后来和内地人结婚生子的,随着这一代人逐步老了,香港每天都有涉及跨境继承的案例发生。如何高效合规地完成遗产承办?香港继承遗产需要遵循哪些法律程序?内地居民办理香港遗产承办会遇到哪些特殊难题?
2025年8月12日,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诚公所的合作伙伴——冯黄伍林有限责任合伙律师行创始人冯蔼荣律师与冯黄伍林有限责任合伙律师行注册外地律师、北京国枫(深圳)律师事务所孙新媛律师联袂带来跨境继承实务沙龙,为在场的听众详解香港遗产承办及香港继承类公证的关键要点,从实务角度给出了专业解答。
冯蔼荣律师开篇即指出,香港遗产继承主要受以下五大法例规制:
·《遗嘱认证及遗产管理条例》(核心法规,对遗嘱认证、遗产管理书以及遗产分配的法律进行整合和修订)
·《无遗嘱者遗产条例》(该条例专门处理无遗嘱情况下的遗产分配)
·《无争议遗嘱认证规则》(规定了在继承人之间无争议情况下办理遗嘱继承的具体程序)
·《高等法院规则》(第76号命令规定了有争议的遗嘱认证程序、第85号命令涵盖遗产管理诉讼及相关程序)
·《财产继承条例》(赋予法院权力,确保特定遗属及受养人可以从遗产中获得供养)
此外,还有一系列判例法确立的法律原则,这些原则在处理遗产继承事务时具有参考意义。
随后,冯律师围绕上述法例规定进行展开,为大家讲解申请香港遗产承办的权利主体;以及有遗嘱及无遗嘱这两种不同情形,应如何申请香港遗产承办。
针对内地居民常见难题,冯律师重点剖析:
1. 多份遗嘱冲突:香港法院不接受仅处理境外财产的外国遗嘱认证,建议通过单份遗嘱统筹全球资产。
2. 居籍认定难题:需通过居住证明、资产分布等5类证据链确立法律适用的居籍地。
3. 担保人限制:非港居民申请人需提供在港担保人,但可通过委托香港律师共同申请获得豁免。
孙新媛律师从中国委托人公证人(香港)产生的背景以及香港继承公证文件的产生及变更出发,同时聚焦2023年重大变革——香港继承公证文件统一采用《亲属关系及遗嘱状况声明书》(简称"亲遗声明"),为听众们详细讲解了办理亲遗声明的条件、难点以及所需的相关公证文件。
针对内地继承程序,孙律师建议:
1. 常规情况:优先选择公证继承,需准备7类文件(含死亡证明、婚姻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
2. 复杂争议:通过诉讼解决时,亲遗声明可作为核心证据链基础。
3. 特殊情形:可同步办理《赠与书》《委托书》等配套公证提升效率。
本次沙龙,两位律师还通过近期热点——“娃哈哈”遗产继承案以及多个真实案例样本,深度解析了跨境继承中的文件准备、程序衔接与风险防控要点。与会嘉宾诚公冯黄伍林(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主任郑涛律师也从内地律师的角度,结合其自身办案经验,对本次沙龙主题及案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香港法律规定“遗产承办”的非诉和诉讼结合程序,值得内地借鉴。在场听众亦积极参与了互动环节,相信听众朋友们一定有所收获。
诚公沙龙将持续聚焦法律实务前沿,助力法律人洞悉复杂案件本质,提升代理效能。欢迎关注后续活动!
律 师 简 介